
照明模组及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2.传统的照明灯具大部分采用专用的光源板,使用专用的光源板的灯具在损坏后,需将整个灯具进行更换,增加了用户的成本。
3.条形替换型led模组是一种可替换的光源模组,照明灯具一般具有一个或多个光源模组,当照明灯具上的led模组损坏失效时,可以直接替换led模组。现有的条形替换型led模组的光源板底部固定设置有磁铁组件,而照明灯具的底盘为金属材质,利用磁铁组件内的磁铁可将led模组安装在灯具底盘上,其安装方式可以替换传统用螺钉连接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因螺纹失效所导致的无法安装,而且可以提高替换型led模组的安装效率。
4.然而,由于用户替换的灯具产品是多样性的,而这些灯具产品底盘安装位置一般都是固定的,当用户替换的灯具产品底盘安装位置不平整时,会导致磁铁无法完全吸附到灯具底盘上,从而导致led模组的安装固定不牢靠,存在脱落风险。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模组及照明灯具,以解决照明模组因灯具底盘状况不一时存在脱落风险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包括光源组件以及与所述光源组件固定连接的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与所述光源组件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位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光源组件一侧的磁吸部,所述磁吸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光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光源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磁吸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端,所述磁吸部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设有柱状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与所述柱状部匹配的第一匹配孔,所述磁吸部通过所述柱状部插接在所述第一匹配孔内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状部设有第二匹配孔,所述磁吸部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匹配孔与所述光源组件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部的最高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最高点所在的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吸组件和第二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反向交替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长度方向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收容所述基板的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在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基板匹配的导轨,所述基板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光学模组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模组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形成收容部,所述收容部收容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部包括侧壁,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设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引导所述基板经过所述卡扣部后,所述基板与所述光学模组卡扣连接。
16.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包括底盘以及前述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通过磁吸组件与所述底盘磁性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部以及呈反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磁吸组件以及第二磁吸组件,结构简单,增加了磁吸组件在照明灯具的底盘上的固定接触面积,解决了照明模组因底盘状况不一时存在脱落风险的问题,提高了照明模组安装的可靠性及稳定性,降低了用户的维修和/或更换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其次,通过在光学模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组内设置导轨,提高了基板的安装便捷性,安装效率高。再者,通过设置卡扣部,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基板与光学模组的卡扣连接。
28.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30.请参阅图1-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照明模组100,该照明模组100包括光源组件5以及与光源组件5固定连接的磁吸组件3。磁吸组件3包括与光源组件5固定连接的固定部32以及位于固定部32远离光源组件5一侧的磁吸部31,磁吸部31通过固定部32与光源组件5固定连接。固定部32包括第一固定部321、第二固定部323以及连接第一固定部321和第二固定部323的连接部322,连接部322与光源组件5固定连接,且磁吸部31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部321远离连接部322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了照明模组100因照明灯具的底盘状况不一时存在脱落风险的问题,提高了照明模组100安装的稳定性,降低了脱落风险。
31.请参阅图1、图2并结合图4所示,具体地,光源组件5包括基板1和光学模组2,若干led灯珠12设置在基板1远离磁吸组件3的一侧,并通过基板1内部的敷线用于螺丝等紧固件穿过以实现基板1与光学模组2的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板1与光学模组2的光学部还可以是卡扣结合,比如,光学模组2向基板1的方向延伸形成卡爪,卡爪穿过基板1并与基板1的另一侧卡接。在一较佳实施例中,led灯珠12沿基板1的长度方向的列数为两列,当然,本技术中led灯珠12的列数仅是示例性的,具体可以根据基板1的宽度合理设定,本技术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可以知道的是,本技术中的基板1为长条形结构,即,照明模组100为条形照明模组。
32.请参阅图1、图2并结合图5所示,光学模组2用于收容基板1及电源组件4,同时具有光线由绝缘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模组2为条形透明塑料光学模组,优选为聚碳酸酯或亚克力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中的一种,前述三种材料轻便、成本低且高透光,是作为导光部件比较理想的材料。光学模组2包括光学部和收容部22,光学部包括水平部及由水平部的周部向靠近基板1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竖直部,竖直部与水平部围设形成导轨21,以将基板1匹配安装在内,基板1通过导轨21与光学模组2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由光学模组2的竖直部的内壁向靠近基板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两道凸边,两道凸边之间形成供收容基板1的导轨21。
33.请参阅图2、图5并结合图10所示,收容部22由光学模组2的一端向远离基板1的一侧延伸形成,收容部22收容有电源组件4,电源组件4与基板1电性连接。收容部22设有第一固定孔221,电源组件4在与第一固定孔22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固定孔41,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固定孔221与第二固定孔41固定,以实现电源组件4在收容部22的安装固定,减小了电源组件4的安装复杂度。基板1可以通过焊接导线电性连接,如此设置,结构简单,而且使得整个照明模组100的安装及整个照明灯具的安装更加快捷,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成本。此外,本技术中,将电源组件4收容在与基板1相连的收容部22内,无需另设固定板,提高了照明模组100的一体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安装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板1和电源组件4还可以通过连接器插接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性连接。或者,电源组件4也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于基板1上,即,无需收容部22。
34.请参阅图2-3所示,收容部22包括侧壁222,侧壁222靠近基板1的一端设有卡扣部223,以避免基板1在导轨21上发生脱落。卡扣部223靠近磁吸组件3的一端暴露在侧壁222的内侧,以将基板1卡接在光学模组2内。卡扣部223设有导向部2231,导向部2231用于引导基板1轻松经过卡扣部223,以实现基板1与光学模组2的卡扣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导向部2231在基板1上的投影面积与导向部2231距离基板1的距离呈负相关。优选地,卡扣部223与侧壁
35.光学部在与led灯珠1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led灯珠12匹配的弧形透镜23,弧形透镜23与在基板1上排列的led灯珠12一一对应,以罩设在led灯珠12的上方,以实现对led灯珠12的出射光线的二次配光,从而使得led灯珠12出光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单个弧形透镜23也可以同时对应多个led灯珠12,如:弧形透镜23为花生状透镜,且花生状透镜的内部设有容纳多个led灯珠12的内腔。此外,光学模组2在与第一安装孔1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4,磁吸部31与基板1吸附固定,然后在与磁吸部31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24安装螺丝等紧固件进行固定,便可完成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24设置在弧形透镜23的阵列之中。即,该第二安装孔24取代了原本位于该部位的弧形透镜23,如此设置,能够有效避开紧固件对led灯珠12的干扰。优选地,第一安装孔11距离基板1的高度低于弧形透镜23距离基板1的高度。在一实施例中,光学模组2的表面为细沙纹表面,使得照明模组100的视觉效果更好。
36.本实施例中,光学模组2具有双重功能,既为光源组件5提供二次配光,又为光源组件5提供绝缘保护,并同时可以保护led灯珠12、电源组件4免受外部损害。
37.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6-9所示,磁吸组件3包括第一磁吸组件3a和第二磁吸组件3b,第一磁吸组件3a和第二磁吸组件3b交替设置在基板1的底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磁吸组件3a和第二磁吸组件3b反向交替设置在基板1的底部。如此设置,使得位于第一磁吸组件3a上的磁吸部31与位于第二磁吸组件3b上的磁吸部31呈交错设置,能够有效提高照明模组100安装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吸组件3a和第二磁吸组件3b也可以同向交替设置在基板1的底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磁吸组件3b与第一磁吸组件3a结构和大小完全相同,如此以来,第一磁吸组件3a和第二磁吸组件3b可以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及磁吸组件3的通用性,同时,也有利于磁吸组件3的更换和/或拆卸。优选地,第一磁吸组件3a与第二磁吸组件3b沿照明模组10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
38.进一步地,磁吸组件3包括磁吸部31和固定部32,磁吸部31位于第一固定部321远离基板1的一端,照明模组100通过磁吸部31与照明灯具的底盘磁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2为非磁性固定部,非磁性固定部可以采用塑料或非磁性金属制成。固定部32的底部与基板1固定连接,其中,固定部32包括第一固定部321、连接部322以及第二固定部323,第一固定部321通过连接部322与第二固定部323连接。换言之,第一固定部321的底部与第二固定部323的底部通过连接部322连接,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磁吸部31在靠近第一固定部321的一端设有柱状部311,第一固定部321设有与柱状部311匹配的第一匹配孔3211,磁吸部31通过柱状部311插接在第一匹配孔3211内与第一固定部321相连。柱状部311设有第二匹配孔3111,第二匹配孔3111用于供紧固件穿过,以实现磁吸部31与光源组件5的固定连接。
39.第二固定部323可以为盲孔结构或中空结构。优选地,第二固定部323为盲孔结构。在其他实施例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中,第二固定部323为中空结构,可以利用紧固件将第二固定部323固定在光源组件5上,以进一步提高磁吸组件3与光源组件5固定的可靠性。此外,第一固定部32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固定部323的宽度。优选地,第一固定部321的宽度大于第二固定部323的宽度,可以增加磁吸部31与底盘之间磁性连接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323的大小也可以与第一固定部321的大小相同。
40.进一步地,磁吸部31的最高点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固定部323的最高点所在的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能够增加磁吸组件3在照明灯具的底盘上的固定接触面积,提高安装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优选地,固定部32为一体成型结构。
41.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照明灯具,该照明灯具包括底盘以及前述照明模组100,底盘为金属材质的底盘,照明模组100通过磁吸组件3与底盘磁性连接。该照明模组100采用反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磁吸组件3a和第二磁吸组件3b,磁吸组件3上设有固定部32,能够有效增加磁吸部31在照明灯具的底盘上的固定接触面积,避免了磁吸部31因照明灯具的底盘状况不一时出现的翘起,降低了脱落风险,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降低了用户的维修和/或更换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此外,前述磁吸部31为磁铁。
42.本技术中,前述照明模组100优选为条形替换型模组。前述照明灯具可以是任何能够安装前述照明模组100的灯具,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照明灯具的类型,如吸顶灯等,本技术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部32以及呈反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磁吸组件3a以及第二磁吸组件3b,结构简单,增加了磁吸部31在底盘上的固定接触面积,解决了照明模组100因照明灯具的底盘状况不一时存在脱落风险的问题,提高了照明模组100安装的可靠性及稳定性,降低了用户的维修和/或更换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其次,通过设置导轨21,提高了基板1的安装便捷性,安装效率高。再者,通过设置卡扣部223,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基板1与光学模组2的卡扣连接。
4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