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良网

我一直有一个问题,股市下跌之后,股民的钱都到哪去了?!股票跌那么多钱到哪里了

  阅读:558次 点赞:99次 收藏:67次

一、股市跌了,股市里的钱都跑哪里去了?

跌的是价值。
对散户,跌的是钱;
对于国家和企业,跌的是价值。
散户的钱哪里去了?1、如果你是买股票亏了钱,你的钱,被高价卖给你股票的股民赚去了。
2、如果你是卖股票亏了钱,你的钱,是被低价买走你股票的人赚去了。

股市跌了,股市里的钱都跑哪里去了?


二、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退市后,钱去哪里了?

股票退市了,股民的钱最后进了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证券公司、国家队和炒股高手等这些人的口袋里面。
当股票退市了股民的钱最后怎么会进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机构等口袋呢原因非常简单,自从上市认购开始,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开始抽离资金,抽的资金都是股民口袋的钱,股民的钱一成一成的被他们收割了,下面进行分析。
(1)公司申请上市,只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核通过,确定发行价开始,上市公司就可以融资一大笔钱,这些融资的每一分钱都是股票市场里面的钱;
比如股民参与新股中签,只要中签就缴款,缴款之后钱就到了上市公司手中。
(2)当公司成功上市之后,大股东的资产成倍增长,其中最有利的就是大股东,原先大股东手中的股价只有几毛钱的,上市之后几十元,大股东身价翻几十倍。
等股价高位的时候,大股东配合主力进行把公司股价炒高,等高位大股东趁机清仓式套现,圈了一大笔钱走,大股东赚了股民口袋的钱。
(3)股票市场的机构是控盘者,股价的涨跌很多都是被机构炒作的,主要是机构有资金优势和专业优势等。
在股价低位的时候大量买入,随后动用一笔资金把股价推高,当股价大涨或者暴涨之后,机构开始收割韭菜了,吸引接盘侠入场,只是苦了哪些高位接盘的股票,股民很大一笔钱都给机构赚钱了。
(4)证券公司也赚了股民一笔钱,证券公司是属于中介机构,他处在股民和监管层辅助作用;
证券公司最大的收入之一是证券佣金,股民任何一笔交易买卖都是必须要交费的,这些佣金就是股民口袋的钱,加上证券公司也是要炒股的,他们也是炒股赚钱的。
(5)国家队就是股票市场最大的庄家,同时也是股票市场的护花使者,当股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时候,国家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当国家队想要收割韭菜的时候,不管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机构,所有参与股票交易的都一锅端。
(6)炒股高手,虽然在a股市场90%的人都是亏钱的,但还有10%的人是赚钱的,可以这么理解9个人亏的钱已经被1个人赚走了,体现股票市场财富再生分配的功能,钱不会在你口袋就是在别人口袋。
综合通过上面分析后得知,当股票退市了,在退市之前股民的钱已经被上市公司、大股东和机构等两类人分了,进了他们的口袋,股市的钱不会凭空消息的,总之不管股票退不退市钱不是进你口袋就是进我口袋了。

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退市后,钱去哪里了?


三、最近股票大跌, 我们亏损的钱到底去哪了呢,主力也不是在亏钱嘛

散户赔的钱多半落到了先知先觉、主动操作的主力手中,在跌势的行情中,主力部分亏损是暂时的,在低拉反复建仓,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把股价拉起,当散户后知后觉的买进,主力又丰厚了一把。
  炒股就是从事股票的买卖活动。
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获取利润。
股价的涨跌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变化,之所以股价的波动经常出现差异化特征,源于资金的关注情况,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水与船的关系。
水溢满则船高,(资金大量涌入则股价涨),水枯竭而船浅,(资金大量流出则股价跌)。

最近股票大跌, 我们亏损的钱到底去哪了呢,主力也不是在亏钱嘛


四、我一直有一个问题,股市下跌之后,股民的钱都到哪去了?

举例子:有三人,A是个菜农(上市公司),B,C表示两类股民,有可能是机构也有可能是普通股民,B也是一个卖菜的(股民),C买菜的(股民)。
A卖菜(股票)给C,假设价格是五元C持有后成了卖菜的也就是B持有价格是五元。
B又再把菜卖出去,卖给C,可此时,以可能以3,5,7 的价格买。
当以三元时,B亏了,以五元时持平,以七元时赚了。
而得到股票的C又从复B的工作。
当股票下跌时亏者是持有者,谁持有股票谁就会有可能亏和赢。
所以股票下跌时钱被上以卖出者赚走了,股票价格走式:10,8,5。
当上涨时,5,8,10。
也是被卖出者赚走了。
如果你不卖出股票,你的钱只是账面价值。
因为股票只能做多,不能做空。
所以当上涨时表面上大家都赚钱了,但下跌时,肯定是大部份人亏钱。
所以只有卖出股票者才会赚到钱,不然只是账面价值,不会变成现金。
A就是哪样的,他得到的是无本的买卖,只要证监会同意,所以为什么这么多公司要上市。
他们大部份做的是借钱不还的事。

我一直有一个问题,股市下跌之后,股民的钱都到哪去了?


五、问:股票中赚钱、赔钱的钱,从哪里来?哪里去?(新手知识)

甲1元买2元卖乙2元买3元卖丙3元买4元卖丁4元买 没有人要了最后甲乙丙都赚钱 丁也不亏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
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
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
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
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
(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
(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
(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
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问:股票中赚钱、赔钱的钱,从哪里来?哪里去?(新手知识)


(编辑:郑子斌)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跌那么多钱到哪里了.pdf》下载:《股票跌那么多钱到哪里了.doc》更多关于《股票跌那么多钱到哪里了》的文档...
我要评论